技术文章

TECHNICAL ARTICLES

当前位置:首页技术文章工业制盐中盐水浓度中的钙镁离子分析控制

工业制盐中盐水浓度中的钙镁离子分析控制

更新时间:2025-11-05点击次数:23


工业制盐对钙镁离子的控制直接决定盐品纯度和生产设备安全。核心逻辑是以 “防垢除杂、提升盐纯度" 为目标,通过 “预处理粗除 + 精制深度去除 + 全程监测" 的流程,将钙镁离子浓度控制在极低水平(通常<10mg/L) 。

一、核心控制标准

工业制盐(尤其是真空制盐、海盐精制)中,钙镁离子是主要杂质,其控制标准明确且严格,目的是避免两个关键问题:
  1. 设备结垢:钙镁离子在蒸发罐、加热管表面形成碳酸钙、氢氧化镁水垢,会降低热传导效率,增加能耗,严重时甚至堵塞管道。

  2. 盐品质量:钙镁离子残留会导致盐品易吸潮结块、口感发苦,无法满足食品级或工业级(如氯碱工业)用盐要求。

  • 通常要求:精制后盐水中钙镁离子总浓度需低于 10mg/L,部分应用(如电子级氯化钠)要求更低,需<1mg/L。

二、关键分析方法(检测环节)

准确检测钙镁离子浓度是控制的前提,工业现场常用两种方法,可根据精度需求选择:
  1. EDTA 络合滴定法(常规检测)
    • 原理:用 EDTA(乙二胺四乙酸二钠)标准溶液作为滴定剂,通过络合反应与钙镁离子结合,借助指示剂(如铬黑 T、钙指示剂)判断终点,计算浓度。

    • 优势:操作简单、成本低、设备要求不高(只需滴定管、锥形瓶),适合车间现场快速检测,精度可满足工业制盐常规需求(误差 ±0.1mg/L)。

    • 适用场景:粗盐水预处理后、精制盐水入蒸发罐前的日常检测。

    • 638538882172926495539.png

  2. 离子色谱法(精准分析)
    • 原理:利用离子色谱仪的色谱柱分离钙镁离子,通过检测器(如电导检测器)测定其峰面积,与标准溶液对比计算浓度。

    • 优势:精度极-高(检测限可达 0.01mg/L),可同时检测钙、镁及其他杂质离子(如硫酸根、氯离子),数据重复性好。

    • 适用场景:新工艺调试、盐品质量异常排查、关键控制点(如膜分离出口)的精准验证。

三、核心控制工艺(去除环节)

工业制盐中钙镁离子的去除分 “预处理" 和 “精制" 两步,形成阶梯式控制,确保最终达标。

1. 预处理:化学沉淀法(粗除,去除 80%-90% 钙镁)

这是最主流的低成本粗除工艺,通过添加化学药剂使高浓度钙镁离子形成沉淀,提前分离,减少后续精制压力。
  • 除钙操作

    • 药剂:向粗盐水中加入碳酸钠(Na₂CO₃) ,与钙离子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。

    • 反应式:Ca²⁺ + CO₃²⁻ → CaCO₃↓(碳酸钙溶解度极低,易沉降)。

    • 控制要点:反应 pH 值需控制在 8.5-9.5,确保碳酸钙完-全沉淀;碳酸钠用量需过量 5%-10%,避免钙离子残留。

  • 除镁操作

    • 药剂:加入氢氧化钠(NaOH) ,调节 pH 至 11 以上,使镁离子生成氢氧化镁沉淀。

    • 反应式:Mg²⁺ + 2OH⁻ → Mg (OH)₂↓(pH≥11 时,氢氧化镁溶解度大幅降低)。

    • 后续处理:沉淀生成后,通过澄清池(加絮凝剂加速沉降)、过滤机(如板框压滤机)将沉淀物与盐水分离,得到初步净化的盐水。

2. 精制:深度去除(去除剩余 10%-20% 钙镁)

经过预处理的盐水仍有少量钙镁离子,需通过精制工艺深度去除,确保满足蒸发制盐要求,常用两种技术:
  • 离子交换树脂法

    • 原理:利用阳离子交换树脂(如 732 型强酸性苯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)的交换能力,将盐水中的钙镁离子替换为树脂上的钠离子。

    • 操作:盐水连续通过树脂柱,当树脂吸附饱和后,用盐酸或氯化钠溶液再生,恢复交换能力,可循环使用。

    • 优势:操作稳定,可将钙镁离子浓度降至 5mg/L 以下,适合中小型制盐企业。

  • 膜分离法(反渗透 / 纳滤)

    • 原理:利用反渗透膜(RO)或纳滤膜(NF)的选择性透过性,只允许水分子和钠离子通过,截留钙镁等二价离子。

    • 优势:深度净化效果好,钙镁离子去除率可达 99% 以上,能满足高-端盐品需求;且无化学药剂添加,避免引入新杂质。

    • 注意事项:膜组件对进水要求高,预处理后的盐水需先过滤掉悬浮物,防止膜污染;需定期用柠檬酸等药剂清洗膜,维持通量。

四、全程监测与调控

  1. 关键控制点监测:在粗盐水入口、预处理后、精制后、蒸发罐入口设置 4 个核心监测点,每 2-4 小时取样检测 1 次,确保每个环节钙镁离子浓度符合要求。

  2. 参数动态调整:若预处理后钙镁浓度偏高,可适当增加碳酸钠或氢氧化钠用量;若精制后浓度超标,需检查树脂再生情况或膜组件是否堵塞,及时调整工艺参数。


热线电话:021-54978878

扫码加微信

Copyright © 2025上海麦越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    备案号:沪ICP备19046169号-3

技术支持:化工仪器网    管理登录    sitemap.xml